劉文軍:回鄉投資讓我有了成就感
發布時間:
2022-12-22
圖為遼寧錦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工人在廠房內忙碌。 王華 攝
在打漁山泵業產業園區已建成區域的東北部,坐落著一個外表看來非常安靜的企業。廠區內沒有大型車輛的出出入入,沒有大型設施和器材的放置與運轉,幾棟廠房普普通通、整整齊齊。然而,當你走進廠房內,不禁大吃一驚,更有眼前一亮的感覺,一幅熱火朝天的生產畫面呈現在眼前。這就是遼寧錦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一個在毛細管領域綜合實力位居全國首位的企業。
初次見到遼寧錦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文軍,是在2013年的一次招商引資座談會上。當時印象不深,只了解到他是有意向回鄉投資的葫蘆島籍人士。2月14日,記者再次見到劉文軍,深刻感受到在劉文軍身上既散發著東北人做事果斷的氣息,也透著江浙一帶商人的睿智與沉穩。交談中,劉文軍表達最多的,是投資家鄉、回報家鄉,與家鄉共同發展的愿望和信心。
看到記者一臉的好奇,劉文軍一邊引領記者參觀企業,一邊詳細介紹著自己在外發展多年后選擇回鄉投資的經過。
劉文軍,祖籍綏中,父親是名軍人,他出生在安徽,在安徽和浙江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時光。17歲那年,劉文軍回到錦州,進入當時的葫蘆島造船廠當了一名工人。從學徒開始,每天跟著師傅學習車鉗鉚電焊等技術。當時的劉文軍非常用心,總想著學啥就要學好、學精。師傅非常喜歡他,手把手教,他的長進也非???,很快就能獨立操作一些工件。在船廠工作了5年多,23歲那年,劉文軍調到錦州的一家企業。雖然二十出頭,但過硬的基本功讓他迅速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崗位,成為業務骨干、優秀工人,并贏得了一次出國深造的機會。盡管是幾個月學習時間,但聰明心細的劉文軍學到了國外先進的精密管材制造方面的技術,帶回了一身硬本領。正是這身本領,讓他在行業內游刃有余,并在后來自己創業中,能夠始終引領行業發展。
劉文軍學到的國外技術很快實現了產品的國產化,但是在國內由于是新項目、新產品,需要被市場認可,劉文軍又積極參與了產品的市場推廣。由于是國內領先的技術和產品,而且應用廣泛,很快就被市場所接受。
2000年,受市場及企業經營等原因影響,劉文軍離開了所在企業,南下揚州自己創業,利用南方企業轉制過程中拍賣的閑置設備,在揚州創辦了揚州錦儀精密管材有限公司。自己懂技術、會管理,加之南方的客戶群,劉文軍的企業很快就步入正軌,盈利逐年上升。劉文軍說,要想贏得市場、立足市場,技術和產品必須做到一流。劉文軍向記者介紹,國內最細最薄的毛細管是他們最先生產的,技術與日本接軌。醫用的一次性針頭也是他們最先生產的。說到這些,劉文軍很平靜。他說,自己的企業從外部看,規模不是有多大,產量也不是有多高,但是注重的是強而精。做就要做領先行業的東西,也許利潤不是特別高,但是有一個認可度的問題,關系到企業的品牌和形象。企業要想發展好,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創新思維、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劉文軍說,這也是他回鄉投資的原因之一。
揚州錦儀精密管材有限公司在揚州發展一直很順利,然而到2013年,公司發展進入到一個“節點”。由于企業規劃和市場需求,原有的廠區和生產線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要。要發展,必須擴大投資增加廠房。有了這種想法,劉文軍在當地進行了考察,同時也想到了回鄉投資。但是對家鄉這邊的投資環境了解不深,加之原材料、客戶都在南方,這讓他很猶豫。正當他左右衡量之際,家鄉投來了“橄欖枝”。連山區政府領導多次與他對接,介紹葫蘆島的經濟發展情況、面臨的機遇和打漁山泵業產業園區招商引資政策,讓他對家鄉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劉文軍說:“家鄉情結讓我有了回鄉投資的想法,政府領導親商、惠民、務實的工作態度和一心一意謀發展的作風也深深打動了我,讓我邁開了回鄉投資的腳步。”
2013年末,劉文軍的投資項目正式簽約落地,項目占地1.6萬平方米。項目審批和建設,得到了在市區兩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與幫助,打漁山園區管委會的“貼身”服務更加快了項目建設步伐。經過2014年一年的建設,2015年公司實現正式投產。兩年來,劉文軍從日本、韓國引進TIG焊管生產流水線,培養了一批一流的專業設計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公司生產的精密不銹鋼管、不銹鋼毛細管、不銹鋼水表管、不銹鋼溫控器、不銹鋼冷凝器管、不銹鋼天線管、電器配套用管等深受市場歡迎,超細超薄醫療器械用管等多種精密薄壁不銹鋼管材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創造財富、造福社會、回報家鄉,這是采訪中劉文軍說得最多的話。為了讓企業早日投產,他招收了30多名打漁山周邊村屯的年輕富余勞動力到揚州公司培訓?,F如今,企業近70名員工中,絕大多數都是本地人。一日三餐、干凈整潔的宿舍,劉文軍對待員工就像對待親人一樣,員工在這里工作非常舒心、安心。
張福春是本地農民,過去只能干些農活、打點零工。一年前應聘到劉文軍的企業,考慮自己作為女同志,要多照顧家里,申請上白班,工資一直在3000塊錢左右,有時趕上活忙加班,能賺到四五千元。采訪中,工人們都說在這里工作特別開心,老板非常體貼工人,活不多也不給大家放假,讓大家照常掙工資。
劉文軍說,與南方相比,在葫蘆島經營企業,的確增加了許多成本,但是自己會在管理上、在不斷拓寬市場和開發新產品上找回來。劉文軍指著正在打包裝準備發貨的一批制筆用管對記者說,這些東西雖小,但是從技術到產品,在全國都是領先的,目前全國排名前五的制筆企業筆尖部分的用管都是他們的產品,眼下訂單有些加工不過來,還要上生產線。
沿著生產線,參觀著不同的工序和流程,劉文軍指著不同的設備和產品給記者介紹著:這臺清洗機是我們自己研發設計的,馬上要裝上外殼,安裝上機器手;這臺設備目前還保密,我們馬上要申報專利……劉文軍說,行業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在國內很多新產品一上市,很快就會有企業跟著生產,所以必須不斷開發新產品,拓寬新領域。說的這兒,劉文軍說,他不喜歡跨行發展,一般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隨著國內外優質不銹鋼管系列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劉文軍的經營思路也越來越開闊。去年,他在打漁山園區又成立了遼寧錦儀汽車零件有限公司,并順利通過了TS16949質量體系認證。該公司為汽車發動機做管件配套,目前運營良好。
說著自己一手打造起來的企業,暢談著回鄉投資的感想,劉文軍說,從決定投資打漁山,到目前在葫蘆島成立兩家公司,僅僅四年時間,他不僅很欣慰,也有了成就感。公司發展的每一步都凝聚了自己的心血,更得到了各級政府和園區的關懷與幫助。目前很多部門和金融機構都主動上門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為了回報家鄉,自己要在納稅和解決就業上為葫蘆島多作貢獻。他說,2016年,企業納稅額為140多萬元,希望今年能夠擴大生產規模,多出新產品,多作新貢獻。
劉文軍說,在振興東北的大背景下,葫蘆島投資政策和營商環境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吸引投資、幫扶企業的力度空前,現在正是葫蘆島籍成功企業家回歸的最佳時機,希望更多人能夠選擇回鄉投資,和他一起,為葫蘆島的發展貢獻一分力量。
上一頁
上一頁
最新新聞
服務熱線
地址:遼寧省葫蘆島打漁山泵業產業園建業街78號 江蘇省揚州市(儀征)化學工業園前進西路8號
手機:18641620999 13951046498(同微信) 郵箱:jinzhouliuwenjun@163.com

在線留言
頁面版權歸 遼寧錦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所有 SEO